document.write('
')
您的位置: 主页 > 陈华铭:助听障者走出无声世界

陈华铭:助听障者走出无声世界

陈华铭:助听障者走出无声世界

  (陈华铭参加第十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火炬传递。受访者供图)

  最好的助听器也无法让陈华铭听见声响。

  他说话声音很大。从别人的眼神里,他知道自己的吐字不够清楚,但他还是愿意一次次大声说出心声——我们这些人,渴望被“听见”。

  他经历过“两个世界”的穿越。9岁那年意外失聪,耳边所有的声音忽然消失,他被抛入寂静世界。

  20多年来,陈华铭眼见着残疾人的教育和康复水平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,有机会上大学的残疾人越来越多,无障碍设施日益普及,“国家确实下了大功夫”,然而一个让人遗憾的现实是,人们对这个无声群体的了解依旧不足。

  陈华铭是天津聋人协会主席、中国聋协手语委副主任,他不断在各种场合、利用各种渠道,向外界传递聋人的需求和难处,并提出合理化建议。他一直致力于推倒横在“两个世界”之间那道看不见的墙,帮助这群特殊的年轻人在快速发展的中国,找到自己的方向和位置。

  无法与外界沟通,是听障者面临最大的障碍。

  目前全国有2780万名听障者,仅天津就有将近14万人。陈华铭说,并不是每个聋人通过戴助听器、做电子耳蜗、进行康复训练就能够获得与普通人沟通的能力,“相当一部分聋人只能靠手语表达自己的想法”。

  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多的聋人,但能为他们服务的手语翻译却非常稀缺,这使得很多人失去了与外界沟通的桥梁,被困在无声世界里。

  陈华铭清楚那种痛苦。那时,他还只是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,一天早上一觉醒来惊恐地发现自己听不见了。这个聪明好学的男孩变得无所适从。失去听力后的第一次数学考试,他考了全班倒数第一。他抱着卷子痛哭,“当时觉得世界不只是无声的,而且是黑暗的,无比的孤独和无助!”

  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努力,陈华铭硬是靠自学和抄同学笔记一路读到高中,考入了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,成为第一位获得天津市理工科优秀奖学金的聋人,并在人民大会堂捧回了中残联颁发的“德敏”成才奖。大专毕业后,由于学习成绩优异,他被推荐到普通班级专接本学习,成为全国第一批参加高校全纳本科教育的聋人。

  他学会了手语,也开始真正了解聋人群体,更深刻地体会到,聋人要想融入社会面临着诸多难题。

  1997年大学毕业后,他曾像所有大学生一样去跑人才市场,得到的却是一次次的冷眼和拒绝。很多招聘人员根本不看他的学历和技能,一上来就问:“我说话你能听懂吗?能和我们沟通吗?”最终,大部分单位都拒绝了他。踏入社会的第一步,是陈华铭人生中感到最无奈的时刻,仿佛整个世界与他隔着一堵墙,墙那边的人,对他视而不见。

  凭着自己对计算机技术的钻研,他先后找过4份工作,也遭遇过不平等对待的经历,最终他成为天津开发区管委会电子政务科的技术人员。

  然而更多的聋人并没有他这么幸运,很多人只能从事体力劳动,即使这样,遇到黑心老板,拿到的薪水还会比普通员工少。

  自身的经历让陈华铭明白,残疾人更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,否则将会被时代抛得更远。手语翻译奇缺加大了聋人融入社会、追赶时代的鸿沟。特别是进入职场以后,“再培训、再学习变得很困难”。

  就连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也因此处处受阻,“聋人看病,如果没有翻译,只能用手写文字与大夫交流。”陈华铭说,这样的交流其实非常难,大夫往往忙得焦头烂额,没时间、没精力花那么长时间与他们沟通,因此,被误诊也不是什么新鲜事。

  为了让更多人接触、了解手语,并对其感兴趣,陈华铭把手语作为一门课程带进了大学课堂,他自己成了这门课的主讲教师。每周五的晚上,天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小会议室里都会爆满,甚至连走廊上都站着前来听课的学生。

  这是一个特殊的课堂,讲台上的老师听不见大家说话,只能通过手势与大家交流,但台上台下却都非常投入。

  在那之前,陈华铭去杭州参加了一次全国手语论坛,他受到启发萌发了在天津的大学里开设手语课的想法。

  他抱着试一试的念头,找到了天津师范大学。没想到学校欣然同意了,并将这门课定为选修课,名字就是《中国手语翻译基础》,每次课两个半小时。陈华铭利用一切休息时间,加班加点从编写教学大纲开始,整理教材、认真备课。因为没有先例,他只能在网上找、书上查,搜集和整理各种手语信息和相关知识,梳理出一整套手语教学的方法。

上一篇:49岁的柏林影后咏梅:我得了影后还不酷吗?
下一篇:【青岛故事】李沧够级王者组:扑克界的"独孤求败"

您可能喜欢

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