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年前,名不见经传的85后导演文牧野一夜成名,因为他那部直击时代痛点的《我不是药神》,该片的高口碑带来了31亿超高票房。如今,他的新片《奇迹·笨小孩》已于大年初一上映,成为今年春节档的一大看点。
就在这部电影揭开神秘面纱之前,文牧野做客封面会客厅,畅聊该片的点点滴滴。《奇迹·笨小孩》讲述了在南方深圳热土,易烊千玺饰演的景浩逆转人生的拼搏传奇故事,新生代天才导演如何看待新生代天才演员?在这篇访谈中可以找到答案。
文牧野
有老班底也有新元素
再次诠释小人物的励志故事
封面新闻:作为您的第二部长片,《奇迹·笨小孩》聚焦的是一段在深圳打拼的励志故事,故事发生的地点和时间背景,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吗?
文牧野:这个故事发生在深圳,是2013年到2014年这一年跨度的故事。它展现的是我们深圳这个城市本身的奇迹,然后聚焦到一个“个体”,让我们从小到大,看到深圳这个奇迹是怎么诞生的。
封面新闻:与《我不是药神》的平民英雄相对照,您这次想要通过《奇迹·笨小孩》传达怎么样的创作主旨?
文牧野:还是人,《我不是药神》的点还是在于人本身,《我不是药神》是相对社会层面的一个英雄,这个故事其实写的是对于亲情、爱,群像里的一个英雄,就是他作为家庭的家长,然后作为厂长,作为一个年轻人,在这个时代里的一个“个体英雄”,他其实也算是一个英雄,只不过是之于他的家,他在乎的人。
封面新闻:电影沿用了《我不是药神》的幕后主创,比如说摄影指导老师王博学、美术指导造型指导李淼老师、编剧钟伟老师、音乐指导黄超老师等,那么我们的影片它是不是会保留一些“药神”的风格,有哪一些新元素的尝试?
文牧野:肯定会有我自己的风格,是我作为导演对影片诠释的一个风格,这个在基因里面,在血液里会有一定的延续。但是因为它(《奇迹·笨小孩》)是一个新的故事,也是一群新的人物,所以会有相对多的不同点,当然了,毕竟是我拍的,所以它一定会有一些相同点。
封面新闻:在《奇迹·笨小孩》当中,相对于作为导演的身份来讲,您在新元素上的运用主要是哪一些呢?
文牧野:我觉得跟故事本身有关系,本身是一个励志的,小人物的故事,我们用的手法和元素都是合适于这个故事本体的,摄影美术剪辑等等这些角度,基本上是服务于故事,加入了一定的比较快节奏的叙事,加入了一些类型化的元素,它需要承载的就是这个人物和这个故事,不能逆人物和逆故事来存在。
还原城市烟火气,
真实是影片质感的第一要素
封面新闻:影片当中也涉及到一些乌托邦气质的城中村、华强北的一些深圳地标性存在,对擦大厦玻璃的“高空蜘蛛人”,还有网吧中的漂泊群体也有一定的描摹关照,筹备期间您做了哪些相关的勘景工作?
文牧野:我们在之前找了一些资料,做了很大量的采访,无论是传统意义的网吧大神还是“蜘蛛人”,或者城中村的生态,都做了田野调查,积累下来的资料支撑我们写作这样的人物,因为我们觉得这样的人物其实也等于奇迹,他们是深圳这个大城市的奇迹中的个体奇迹。
封面新闻:这些背景要素为您这个故事的创作丰富了哪一些的灵感?
文牧野:我觉得土壤和烟火气,这个很重要,描绘一座城市奇迹的时候,有可能会缺乏烟火气,而这样的人物的加入,会让电影更落地,更容易让观众看到一些自己身边熟悉的人,熟悉的事,熟悉的场景,这个对电影的根基,或者对这个电影探讨人的根基来说很重要。
封面新闻:在前期筹备的过程当中,有没有哪些令您印象深刻的背后的故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