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ocument.write('
')
您的位置: 主页 > 【略法青音】共产党员应知的党史小故事(七)

【略法青音】共产党员应知的党史小故事(七)

【略法青音】共产党员应知的党史小故事(七)

向上滑动阅览全文
毛泽东是这么说的,也是这么做的。在当时复杂和残酷的革命斗争中,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苏区工作者们均按要求践行着好作风。
1933年4月,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和中央军委迁到江西瑞金城外的小村子沙洲坝。一天傍晚,毛泽东见到一个老表挑着一担很浑浊的水走来,便询问这么脏的水,到底是做什么用的。老表回答是用来喝的。毛泽东仔细看了看而且有小虫,忙问是否能到别的水,发现里面不仅脏,地方挑水用。旁边的老伯回答说:“我们沙洲坝就是缺水,人吃、浇地、洗菜,全靠这水。”挑水的老表接着说:“北面山脚下乌鸦岭下有一股清泉水,就是路远水少,半天才挑上两担,中央机关来了以后,村里一下子多了上千人,吃水用水更困难了。听罢,毛泽东整晚都在思考如何解决群众饮水难题。
第二天一早,毛泽东就到村里村外转上了好几圈组织红军干部用大楠竹代替水管,把乌鸦岭下的泉水引出来,用一只大桶接住,暂时解决了群众吃水难题。为彻底解决问题,毛泽东决定在泉水附近打井。但由于泉水距离坟墓很近,群众不愿用。因此,毛泽东只能找乡村干部商量在村附近重新寻找打井的位置。
为了打好井,毛泽东还带着乡村干部下到井底,亲手在井底铺上木炭和沙子。这样,第二口井很快就打好了。一位老婆婆双手捧着又清又甜的泉水大口喝下,之后感激不已地对毛泽东说:“你真替我们把什么心都操到了。
苏区干部好作风,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,它让我们知道,只有真正把工作做到了群众心坎上,群众才会紧紧围绕在我们党周围。
朗读者 熊旭升

【略法青音】共产党员应知的党史小故事(七)





略阳法院官方微信
微信号 : lueyangfayuan
新浪微博:@略阳法院
抖音:@略阳县人民法院
略阳县人民法院新媒体团队出品
原标题:《【略法青音】共产党员应知的党史小故事(七)》
阅读原文

上一篇:【文明实践】3分钟党史小故事,传播党的声音
下一篇:刘若英新专辑上线,同名主打歌MV灵感来自《东京爱情故事》

您可能喜欢

回到顶部